中新网东京11月28日电 “闽都文化与国际民间交流”研讨会近日在日本京都万福寺举行。
100多位中日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如何进一步挖掘闽都文化国际民间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推动福州与日本的文化艺术交流,助力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扩大闽都文化海外影响力,推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闽都文化与国际民间交流”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日本黄檗宗管长近藤博道表示,从福建福清渡来日本的隐元禅师创建了黄檗宗,宗祖隐元禅师传播的黄檗文化对江户时代的日本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他表示,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希望今后双方在隐元祖师“道义撑持,东西互照”的精神感召下,加强两国的友好交流。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启源表示,希望通过举办闽都文化学术交流和闽都文化书画摄影艺术创作展示等系列闽都文化海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福州与日本的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为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合作做出新贡献。
研讨会上,专家围绕中日民间交流、福州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国城市外交的作用等专题作主旨发言。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闽都文化与国际民间交流”主题开展了气氛热烈、富有成效的交流。不仅深入研讨闽都文化与国际民间交流,特别是福州与日本的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更以饱满的热情,关注中日文化交流的未来,为之后的研究交流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源远流长——闽都文化走进日本书画摄影艺术巡回展”在日本京都万福寺举行。主办方供图
当日还举行了“源远流长——闽都文化走进日本书画摄影艺术巡回展”。巡回展所展示的近百幅作品,均以闽都文化丰富底蕴为创作主题,展示闽都文化国际交流的特质,用艺术的手法让人们再次走进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福州,感受闽都文化开放、包容、互鉴、互惠的深厚魅力。“源远流长——闽都文化走进日本书画摄影艺术巡回展”还将在那霸、东京等地巡回展出。(完)
尺素金声丨多措并举,保产稳供
物价,百姓最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
“今年大白菜的价格,就是大伙儿说的‘白菜价’。”又到了冬储大白菜上市的季节,北京新发地市场内每公斤白菜的平均批发价为0.55元。
“五花肉10块多一斤,国庆节后又降了一点。”中秋国庆过后,肉蛋价格震荡回落。
10月至今,降价促销的车企达10余家,多款热销车型优惠幅度最高达5.1万元。
百姓身边商品价格的“亲民”,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得到宏观反映。前三季度,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仅上涨0.4%。其中猪肉价格平均下降6.8%,淡水鱼、鲜菜、羊肉和牛肉价格降幅在2.4%—4.5%之间。10月份,CPI同比下降0.2%。
相比之下,一些国家经历了四十年来未见的高通胀,对居民生活影响非常明显。
过去十年,我国物价运行平稳,CPI年均涨幅为2%左右,既稳定了经济秩序,又有利于基本民生。
物价是供给和需求平衡的结果,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物价相对十分稳定的社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对物价问题的高度重视。
粮价是百价之基,我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成为物价稳定的基础。2022年我国CPI同比上涨2%,这离不开“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托底支撑。
过去三年多来,我国采取得力措施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制造业优势,从供给方面平抑了物价过度上涨。在此基础上,我国多措并举保产稳供,维护了物价总体稳定。

物价涨不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的钱“毛”不“毛”,也就是与货币发行数量直接相关。近年来,我国始终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区间,不搞“大水漫灌”,这与西方国家大搞无节制量化宽松政策和持续疯狂加息截然相反。中国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让人民币成为日益坚挺的货币,有力保障了居民钱袋子稳定。
当然,物价的持续低位运行,也让一些人不免担心,这会不会演变成通货紧缩。
物价走低特别是负增长,确实是通缩紧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简单把物价走低等同于通货紧缩是不科学的。经济学界通常认为,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需要总体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并表现为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伴随着经济衰退。
以这样的标准看,虽然今年我国物价在低位运行,但货币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速依然在10%以上。与此同时,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其中三季度环比增速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再看与物价直接相关的消费指标。今年以来,我国消费保持了持续回稳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零售额增长18.9%,显现出强韧的消费活力。

因此,综合物价水平、需求恢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因素判断,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看全年,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供求关系有望总体稳定。(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于晓】